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投教专栏】世界投资者周:陕西省“34”条重点产业链—产业链方向、上下游行业

01.132025

具体包括:光子、商用车(重卡)、航空、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医药和医疗装备、白酒、乳制品、钛及钛合金、数控机床、钢铁深加工、氢能、增材制造、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无人机、乘用车(新能源)、传感器与物联网、铝镁钼深加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富硒产品、现代化工、煤炭、石油天然气、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型电力工业、成套专用设备制造、机器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大数据)、航天等34条省级重点产业链。


重点产业链方上下游行业

一、光子

光子产业是21世纪最具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的新兴产业。光子技术是通过光子激发电子或电子跃迁产生光子,实现光能与电能转换的技术。光子产业链由上游材料与芯片、中游器件与模组、下游设备与系统构成。目前陕西省内聚焦先进激光与光子制造、光子材料与芯片、光子传感三大重点领域。

上游:

企业主要集中于光电器件、光通信元件、光电子材料等领域的生产。这些企业需要具备半导体物理、光学工程、材料科学等相关技术,以研发和制造出性能优良的光子器件。上游的企业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且对精细制造工艺的要求极高。例如,陕西的中科立德红外科技有限公司便在这一领域进行着前沿的探索。 

中游:

涉及光子技术的研发,这一环节的企业往往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例如,西安高新区的一些企业便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等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这些企业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下游:

光子产业链企业则主要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和服务。这些企业可能涉及多种行业,因为光子技术的产品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工业、通信、医疗、安全等多个领域。比如,光子技术的应用使得新能源汽车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或者在医疗领域,用于高性能的医疗成像设备。

二、商用车(重卡)

总质量>14 吨为重型载货车(重卡)

上游:

原材料及零部件行业,原材料包括钢铁、塑料、玻璃、纺织、有色金属、橡胶、陶瓷、皮革等;零部件包括汽车动力总成系统(车桥、变速器、发动机)、传动系统、电子系统、车身、底盘、内饰等。

中游:

重卡整车生产

下游:

工程运输、煤炭运输、普通货物运输、垃圾运输等。

三、航空

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通过对于空气空间和航空装备的利用,航空活动可以细分为众多独立的行业和领域,例如,航空制造业、民用航空业等。

上游:

原材料,包括碳纤维、钛合金、镁铝合金、航空钢材等;航空装备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机翼、机身、尾翼、控制系统、起落装置、动力装置等。

中游:

军用航空装备和民用航空装备,包括战斗机、教练机、直升机、加油机、特种飞机等,公用航空运输装备、通用航空运输装备。

下游:

航空装备的维修和保护以及相关服务行业,包括机体检查维修、机载设备维修、机场建设、雷达监控、物流服务、地勤服务等。

四、太阳能光伏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种利⽤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种新型发电系统。除了⽇照外,光伏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下都可以⼯作。从站址的选择来说,也⼗分⽅便灵活,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因此,光伏在我国被⼴泛加以使⽤。

上游:

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硅⽚、银浆、纯碱、⽯英砂等。

中游:

包括光伏电池、焊带、光伏玻璃、接线盒、EVA、硅胶等光伏组件等,⽀架、汇流箱、逆变器、 蓄电池、控制器、储能系统等。

下游:

光伏的应⽤领域,光伏主要⽤来发电,还可以代替燃料⽤来取暖等。

五、输变电装备

电⼒⾏业是关系到国计⺠⽣的基础能源产业,为国⺠经济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撑,在国⺠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设备的应⽤贯穿整个电⼒产业链,为电⼒⼯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撑,⽽电⼒⾏业的发展也为电⼒设备⾏业提供了市场保证。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是指电能在传输、配售阶段所需要使⽤的设备。

上游:

包括钢材、仪器仪表、电⼦元器件、绝缘件、有⾊⾦属等零部件。

中游:

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类,发电设备主要是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调速器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电线电缆、互感器、接触器等。

下游:

包括⽕⼒发电、⻛⼒发电、⽔⼒发电、⽣物质能发电、核能发电等。

六、医药和医疗装备

生物医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及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等。与化学药相比,生物药具有更高功效及安全性,且副作用及毒性较小。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性,能够与靶标选择性结合及与蛋白质及其他分子进行更好的相互作用,生物药可用于治疗多种缺乏可用疗法的医学病症。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资本市场方面出现了诸多新变化,总体朝着挤泡沫,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方向。

上游:

医药上游为开展基础研发,原材料的生产。医疗装备产业链上游为材料及系统,包括原材料、电子器件、生物原料、包装材料、软件系统等

中游:

生物药产品生产,包括疫苗、抗体、血液制品、细胞治疗、重组蛋白等。医疗装备中游为医疗器械,包括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及体外诊断;

下游:

医疗机构(含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医药零售终端(包括实体药店以及电商平台)。医疗装备下游应用于医疗机构、家庭用户、体检中心。

七、白酒

白酒产业链是一个涵盖从原材料供应到成品酒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其上下游企业协同作业,共同构成了这一产业链。

上游:

企业主要包括粮食种植农户、农业合作社、粮食加工企业等,他们负责提供白酒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如高粱、小麦、大米等。此外,还有提供酒曲等辅助原料的企业。这一环节的企业需要保证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性。

中游:

企业主要是白酒生产企业,包括五粮液、茅台等知名白酒品牌。这些企业负责将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料转化为成品酒,并进行品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一环节的企业需要注重白酒的品质和口感,同时进行品牌建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下游:

企业则包括白酒的销售和分销商、餐饮业、商超、电商平台等。他们负责将中游企业生产的白酒销售给消费者,实现产品价值的转换。这一环节的企业需要注重市场的开拓和维护,提供便捷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八、乳制品

乳制品指的是使⽤⽜乳或⽺乳及其加⼯制品为主要原料,加⼊或不加⼊适量的维⽣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制成的各种⻝品,也叫奶油制品。

上游:

奶⽜养殖、原奶⽣产。

中游:

为各类乳制品制品,包括饮⽤奶、酸奶、奶粉、⻩油、奶酪及冰淇淋。

下游:

主要是销售渠道:电商平台、商场超市、购物中⼼、⾃动贩卖机、便利店等。

九、钛及钛合金

钛是一种常见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第九位,是铜的 61 倍。其中,钛及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等特性,在减轻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改善结构可靠性、提高机体寿命、满足高温及腐蚀环境等方面具有其他金属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用于材料化工、水利电力、航空航天、冶金钢铁等多个领域。

上游:

原材料的供应,包括钛精矿、钛铁矿、海绵钛等原材料。

中游:

钛产品加工过程,包括钛材、钛棒、钛管、钛丝、钛锻件等。

下游:

各应用市场,包括航空工业、船舶工业、化学工业、造纸行业和医药行业等。

十、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上游:

数控机床技术、数控机床主体级零部件、床身及床座铸件、主轴及变速箱、轮道及滑台等、传动系统、刀具、传动机械、轴助动力系统等、数控系统、伺服系统、驱动系统。

中游:

金属切削机床、数控车床、数控冲床等、特种加工机床、激光加工机床、高压水切割机场等、成型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压力机等。

下游:

军工、核电、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矿山冶金、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

十一、钢铁深加工

钢铁⾏业是指以从事⿊⾊⾦属矿物采选和⿊⾊⾦属冶炼加⼯等⼯业⽣产活动为主的⼯业⾏业,包括⾦属铁、铬、锰等的矿物采选业、炼铁业、炼钢业、钢加⼯业、铁合⾦冶炼业、钢丝及其制品业等细分⾏业。

上游:

原材料供应,主要是铁矿⽯等。

中游:

主要指的是⽣铁制备粗钢再到加⼯⽣产各类钢材的全过程,钢材产品主要包括螺纹钢、线材、冷轧/热轧板卷、涂镀层、中厚板等。

下游:

应⽤于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机械⾏业、汽⻋⾏业、家电⾏业以及造船⾏业。

十二、氢能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两⼤困境的威胁下,可持续清洁能源的开发⽇益迫切。⽬前可替代的新能源包括可再⽣电⼒、⽣物质和氢能等,氢能的优势在于,储量⼤、污染⼩、效率⾼、可持续发展等。因此,氢能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新能源,也是最有希望成为能源的终极解决⽅案。

上游:

氢⽓的制备,主要技术⽅式有传统能源的热化学重整、电解⽔和光解⽔等。

中游:

氢⽓的储运环节,主要技术⽅式包括低温液态、⾼压⽓态和固体材料储氢。

下游:

氢⽓的应⽤,氢⽓应⽤可以渗透到传统能源的各个⽅⾯,包括交通运输、⼯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池技术。

十三、增材制造

⼜称“3D 打印”,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艺流程、⽣产线、⼯⼚模式、产业链组合产⽣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集合了信息⽹络技术、先进材料技术与数字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战略制⾼点。

上游:

3D 建模⼯具和原材料。其中,3D 建模⼯具包括 3D 建模软件、3D建模扫描仪和 3D 模型数据平台。

中游:

增材制造设备可分为桌⾯级打印机和⼯业级打印机。

下游:

应⽤以航空航天、军⼯、船舶⼯业、核⼯业、汽⻋⼯业、轨道交通及医疗为主。

十四、新型显示

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远程会议、远程教育、居家娱乐需求全面提升,新型显示产业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出货量快速提升。

上游:

各种组零件,包括制程设备、核心材料(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封装材料等)及关键配件(驱动 IC、电路板等)。

中游:

面板(LED、LCD、OLED 面板)及模组生产,包括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

下游:

终端产品,包括手机、VR/AR、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平板/电脑、激光投影等。

十五、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普遍采⽤的还是计算机经典的体系结构⸺冯·诺依曼结构,即由运算器(Calculator,也叫算术逻辑部件 ALU)、控制器(Controller)、存储器(Memory)、输⼊设备(Input Device)和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5⼤部件组成,其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构成了计算机的核⼼部件—中央处理器(Center Process Unit,简称CPU)。

上游:

硬件供应商和组件制造商

这些企业提供智能终端所需的硬件设备和组件,如处理器、内存、显示屏、摄像头、传感器、电池等。

他们需要具备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材料科学知识,以确保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中游:

智能终端制造商和品牌商

这些企业负责将上游提供的硬件组件组装成完整的智能终端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

他们进行产品设计、品牌建设、软件预装和系统集成。

制造商还需要管理供应链,确保产品的及时生产和交付。

下游:

分销商和零售商

分销商和零售商负责将智能终端产品从制造商处购买,并销售给最终用户。

他们提供市场推广、销售支持和售后服务。

电子商务平台也是下游环节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在线销售拓宽了智能终端的销售渠道。

十六、半导体及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 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集成电路产业是一种半导体产业,1947年由肖特莱发明,包括制造业、设计业、封装业各产业,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产业。

上游:

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硅片、光刻胶、建设靶材等;生产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清洗机、气象沉淀设备等。

中游:

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

下游:

应用行业包括移动通信、军事安防、计算机、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工业电子、IDC、航空航天、大数据等。

十七、无人机

⽆⼈机产业链中,上游为主要组成结构,主要包括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中游为⺠⽤⽆⼈机;下游为⽆⼈机的应⽤,⺠⽤⽆⼈机可⽤来航空拍摄、物流运输、环境监测等。

上游:

原材料包括铝合⾦、玻纤、碳纤维、钢材等;动⼒系统包括电机、电调、电池等;⻜⾏控制包括⻜控系统、主控芯⽚、陀螺仪等;其他包括云台、摄像头、遥控接收器、图传系统等。

中游:

⺠⽤⽆⼈机,包括航拍⽆⼈机、巡查⽆⼈机、服务⽆⼈机、植保⽆⼈机、⽓象⽆⼈机、环保监测⽆⼈机等机等。

下游:

军工、核电、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矿山冶金、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

十八、乘用车(新能源)

上游:

原材料及零部件,原材料包括锂、钴等矿产资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共同构成电芯及PACK;动⼒电池、驱动电机、电控三⼤系统是构成整⻋的核⼼部件。

中游:

新能源汽⻋的整⻋制造,按照新能源汽⻋的功能细分为乘⽤⻋、商务⻋以及专⽤⻋。

下游:

为充电服务和后市场服务两⼤部分,充电服务包括充电设备、换电设备及电池回收,后市场服务包括汽⻋⾦融、汽⻋保险、汽⻋租赁、⼆⼿⻋交易、汽⻋维修养护及汽⻋拆解回收。

十九、传感器与物联网
      传感器

⼀般由敏感元件、调理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是构成传感器的核⼼,是指能直接感测或响应被测变量的部件,能将敏感元件感测或响应的被测变量转换成可⽤的输出信号的部件,通常这种信号以电量输出。调理电路是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便于处理、控制、记录和显⽰的有⽤电信号所涉及的有关电路。

上游:

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制造所需原材料的供应,常规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陶瓷材料、⾦属材料以及有机化⼯材料等。

中游:

主要是各类传感器的制造和封装等,从传感器种类来看,具体包括压⼒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以及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产制造。

下游:

传感器⼴泛地应⽤于通讯电⼦、消费电⼦、⼯业、汽⻋电⼦、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技术等众多领域。

物联网

有感知识别层、⽹络传输层、平台管理层、应⽤服务层。

上游:

感知层,在感知层,主要的参与者是芯⽚⼚商、模块⼚商和设备制造商。物联⽹芯片领域关注最多的是传感芯片和无线通信芯片。物联⽹芯片供应环节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传感器类型主要包括惯性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麦克风等;无线模组包括通信模组与定位模组。

中游:

⽹络传输层能对感知识别层的数据进⾏⾼效率、低消耗地传送,主要包括通信组模、通信⽹络及基础通信设施;平台管理层是连接感知层和应⽤层的桥梁,其中物联网平台包括连接管理平台CMP、设备管理平台DMP、应⽤使能平AEP和业务分析平台BAP,系统和软件则可以让物联⽹设备有效的运⾏。

下游:

应⽤层,有三类角色:云服务商、⽅案⼚商和系统集成商。

二十、铝镁钼深加工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全球铝土矿资源储量约为550-750亿吨,基础储量300亿吨,是一种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限制很小。铝金属由于重量轻,并具有良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和耐辐射性,以及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等良好性能,所以其常被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广泛应用在航空、建筑、汽车、电力等重要工业领域。

上游:

铝产业链上游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生产铝加工的原材料。即将铝土矿用拜耳法或烧结法转化为氧化铝,然后再以氧化铝为原料,用高温熔盐电解工艺生产原铝的过程。

中游:

铝产业链中游为电解铝添加合金元素后,通过熔铸、轧制、挤压和表面处理等工艺和流程,生产出铝型材、管材、棒材等挤压材,板、带、箔等平轧材以及铸造材等各类铝材。

下游:

铝产业链下游为各种铝加工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建筑业、汽车、包装、电力、机械制造等领域,其消费及增速跟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应用范围拓展,都强于其他基本金属。

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是Mg。英国戴维于1808年用钾还原氧化镁制得金属镁。它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原镁指粗镁和镁锭,为行业内通称。粗镁指硅热法和熔盐电解法生产未经精炼提纯的原生镁。镁锭指硅热法和熔盐电解法生产的粗镁精炼提纯后生产的原生镁锭。镁产业链包含上游提炼、中游铸造塑性及下游深加工。

上游:

上游提炼主要包括镁矿石的分离、提炼,海水盐湖提炼等,从含有镁元素菱镁矿、白云石等提炼出原镁;

中游:

铸造塑性是将原镁转化为镁合金吗,再对镁合金通过铸造和变形的成型工艺以生产镁合金合成型材与铸件;

下游:

通过压铸对镁合金进行深加工,形成能满足下游特殊性能需求的镁合金系列材料。

钼金属

代表未来的中国优势小金属。钼金属一次消费主要用于钢铁,二次消费主要用于能源、基建、交运、航天军工等领域,且在核能、光伏、LCD、传感器、军工材料等新兴领域有广阔应用空间,因此被称作“代表未来的金属”。

上游:

矿山,主要负责钼矿的采选和钼精矿的生产;

中游:

焙烧厂,负责钼精矿的焙烧和冶炼,产生各种产品;

下游:

钼的相关应用,包括钢铁行业、石油行业、军工材料等。

二十一、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是由聚丙烯腈等有机母体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机构,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特性。是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同时它也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器材的优良材料,但因其价格昂贵,通常又被称为“黑黄金”。

上游:

碳纤维上游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并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碳纤维企业通过对以丙烯腈为主的原材料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腈,再以其纺丝获得聚丙烯腈原丝。

中游:

碳纤维的中游为利用原丝来制造碳纤维及碳纤维产品,原丝进行预氧化、低温和高温碳化后得到碳纤维,碳纤维可制成碳纤维织物和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与树脂、陶瓷等材料结合,可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后由各种成型工艺得到下游应用需要的最终产品。

下游:

碳纤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交通设施等领域,是一种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战略性新材料。主要应用于体育及风电叶片行业,分别占比为37%及36.5%。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碳纤维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十二、富硒产品

富含微量元素硒的⻝品。⼀般分为天然富硒⻝品(⼜称植物活性硒⻝品),外源硒富硒⻝品(也称⼈⼯有机硒⻝品),⽐如富硒⽶、⿊⼭药 、⿊芝⿇,⿊⾖,⿊花⽣,⿊⽶、⼤ 蒜、猪⾁等都含有硒元素。

上游:

原材料供应

中游:

富硒产品的⽣产,在我省安康市富硒⻝品聚集了富硒⽔、茶、魔芋、⽣猪、渔业和核桃六⼤富硒⻝品。

下游:

下游冷链物流配送及销售的富硒⻝品

二十三、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产业链是一个涵盖多种化学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应用的广泛网络。它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中游的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和包装,以及下游的分销、应用和售后服务。

上游:

原材料供应,这一环节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以及金属、矿物、农产品等非化石燃料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经过加工转化为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

初级加工:将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如炼油、天然气净化、煤炭气化等,生产出化工生产所需的原料气和化工原料。

中游:

化学品生产,使用上游环节提供的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生产出各种化学品,如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精细化工产品等。加工和包装:将生产的化学品进行进一步加工,如混合、分散、干燥、灌装等,并包装为适合市场销售的形式。

下游:

通过各种渠道将化学品分销给下游的用户,包括制造业、农业、医药、日化等行业。提供化学品应用的技术支持,解决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提供相关的售后服务。

二十四、煤炭

 煤炭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煤化作用转化而成的富含碳的固体可燃有机沉积岩,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相应的灰分产率小于或等于50%(干基质量分数)。煤炭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份等指标,将煤炭分为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再根据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及粘结指数等指标,将烟煤划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及长焰煤。

上游:

煤炭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生产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采掘机、装载机、运输机、掘进机等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化系统;

中游:

煤炭生产企业,主要从事煤矿的勘探、开采、选洗、破碎、筛分等环节,产品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等;

下游:

包括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和化工行业等。

二十五、石油天然气

石油天然气产业是指涉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加工、运输、储存、销售以及相关的服务和技术支持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这是一个全球性的产业,涵盖了从最初的勘探和开发,到最终的消费者使用整个过程。

上游:

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生产以及初步的加工处理。参与这一环节的企业通常需要具备地质勘探技术、钻井技术和油气田开发能力。在中国,主要由国有企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负责这一领域的工作。它们在国内拥有广泛的油气田开发项目,并在国际市场上也有投资和项目运营。

中游:

涉及石油天然气的运输、储存和加工。运输主要通过管道、船舶和卡车等方式进行,而储存则依靠油库和天然气储存设施。加工则包括去除杂质、分离液态与气态成分等。这个环节的企业需要具备相应的管道建设、维护技术、储存设施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在中国,国家石油公司下属的管道运输部门负责大部分油气运输任务,同时也有专业的储运公司参与其中。

下游:

包括石油天然气的加工转换、产品分销和销售。这个环节的企业通常需要炼油技术和销售网络。炼油厂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销售网络则包括加油站、分销商和直接销售给工业用户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等公司在国内炼油和销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二十六、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产业产业链庞大,产业环节众多,包含四大子产业,即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节能产品与服务等,其产业链长度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在碳中和、碳达峰大目标的引领下,节能环保产业将对经济增长起到进一步拉动作用。

上游:

包括钢铁、电子、有色金属、塑料等在内的原材料供应商,这些行业为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及工程实施提供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节能环保产业的成本,进而对细分行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中游:

包括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交通车船和设备制造

下游:

包括电力、钢铁、建筑、化工、机械制造、市政建设行业。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是节能环保的重要需求方。

二十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对信息传输、信息制作、信息提供和信息接收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或技术需求所提供的服务。

上游:

包含上游为服务器、小型机、磁盘阵列、PC机等硬件设备制造商和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开发工具提供商。包括计算机及辅助产品、网络设备、系统软件行业。包括生产原材料、加工服务、通用产品及开源技术。生产原材料包括芯片/元器件、各类功能模块、内存卡、PCB和机框等,加工服务主要包括贴片、焊接和金属外壳的加工等,通用产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光盘等,开源技术包括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等。

中游:

包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含IT 解决方案、专业测试、咨询服务和系统集成等。

下游:

是拥有信息化建设需求的最终应用客户,主要是政府机构及企业,主要为电子政务、林业信息化、人口计生信息化等行业。

二十八、新型电力工业

新型电力工业产业链是指在新能源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上,以高效、清洁、智能为特征的电力生产、传输、配送和消费的完整产业链。这一产业链与传统的电力工业产业链相比,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接入和智能化管理,以及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上游:

集中发电环节,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不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天然气的开发。

中游:

输变配电环节,包括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等;

下游:

电力供应商将电力销售给工业、商业和居民用户。电力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如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家庭消费等。提供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技术支持、节能咨询等服务。

二十九、成套专用设备制造

 成套专用设备制造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行业,包括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成套设备的生产。专用设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一个行业门类,涵盖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而成套设备则是指由多台设备组成的生产设备系统,用于相互协调连续或自动地完成某项任务。这些设备包括工矿业生产设备、电气及煤气供应设备、广播及通讯设备等。

上游:

包括电子元件和结构件的生产制造,如集成电路和被动元件。这些元件和结构是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组装的关键组成部分。

中游:

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本身,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装备、数控机床和智能专用装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等功能。

下游:

涉及到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钢铁化工、能源、生物医药、航天航空以及物流等领域。

三十、机器人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人工智能、硬件、网络、云计算等融合发展下,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场景的自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在疫情催化下应用范围得到大幅扩展,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新高潮。

上游:

由智能芯片、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构成。

中游

涵盖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以及面向应用部署服务的系统集成商。

下游

主要由不同领域的企业客户和个人消费者组成,共同形成巨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包括汽车、3C电子、家电制造等对自动化、智能化需求高的终端行业。

三十一、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

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实现建筑业的工业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整合,提高建筑业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智能建造

上游:

计算机、通讯、现代控制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即信息产业、设备材料行业。

中游:

智能建筑软硬件,以及系统集成环节。

下游:

为建筑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如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等。

新型建筑工业化

上游:

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构件生产环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设备和智慧工地的研发和制造。

中游:

涉及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结构、设备管线和装修等多专业的一体化集成设计、施工管理等,系统化集成设计和精益化施工。

下游:

则聚焦于建筑的运营和维护,包括智能化和绿色化建造。

三十二、纺织服装

 纺织行业主要是将初级的棉、毛、丝绸等原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手段后形成服装等日用品原料的工业行业。

上游:

原材料生产供应包括天然纤维、棉花、麻类植物、蚕丝、毛料、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纺织机械等;

中游:

纺织加工及成品制造包括纺织及印染精加工、产品设计、产品制造、服装服饰、鞋类制品皮具箱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

下游:

各种营销流通渠道包括电商平台、商场超市、购物中心、专卖店、批发市场等最后到达终端消费者。

三十三、人工智能(大数据)

人工智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技术,在机器的帮助下重塑人类整合信息、分析数据和获取洞察的过程,帮助人类提高效率、优化决策判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我国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金融、零售等诸多领域。

上游:

部分主要包括芯片、算力、半导体、CPO、光模块等算力关键硬件和技术领域;

中游:

部分主要为基于各类识别技术构建的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

下游:

部分则涵盖了AI与各行各业结合的应用层面,例如AI+游戏、AI+医疗、AI+金融等。

三十四、航天

是采用市场化机制开展的航天活动,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卫星应用等多个领域。作为新型生产力的代表,航天可以推动“天地空一体化”网络布局的建设,开辟全新的发展赛道,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上游:

上游主要涉及卫星制造。包括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如航空发动机、卫星平台和整星制造等。电子元器件作为航天产品的基本组成单元,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中游:

中游包括运载火箭整箭制造、卫星地面设备制造、火箭发射及卫星在轨寿命保险等环节。

下游:

下游则主要是卫星应用与服务。这一部分涉及卫星的应用开发和运营,如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和服务。